实践育人,贵州大学为“大思政课”注入青春动能 | 我与教育强国共成长
来源:贵大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4-10-19 浏览次数:15
我与教育强国共成长
《关于推动贵州省榕江县“村超”可持续发展的提案》获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最佳模拟政协提案作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荣获10个国家级奖项,并首次实现在四个评选类别中全部获奖……贵州大学强化实践育人,通过多元化特色实践活动,拓宽学生发展空间,激发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注入青春智慧与力量。
筑牢思想主心骨
答好思政课“基础题”
日前,贵州大学举办了一场反响热烈的读书会——“学以致用 古为今用——《习近平用典》‘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读书会”,用读书会的形式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在师生互动中筑牢思想主心骨。
听取读书故事分享后,现场学生与嘉宾热烈互动,探讨了青年大学生应该读什么书、怎样去读书、如何从读书中感悟人生、指导人生。
贵州大学还丰富思政教育形式,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开设主题专栏,相继推出“溪溪漫说”“团团陪你学党史”“党史微剧场”等系列网络精品,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动画、情景剧、沙画等形式,有效引领青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开展《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等读书分享会、主题示范团日等活动,引导青年内化学习成果,交流精神内涵;校园媒体开设“喜迎党的二十大”“百廿传承 贵大青年”“红映溪山”等特色专栏,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制作发布线上理论宣讲视频12期……通过系列网络思政新媒体作品的推出,牢牢把握思想引领主动权,让网络正能量成为青春主旋律。
用好行动主抓手
答好思政课“实践题”
为了打造“活”的思政课、脚踏实地的思政课,贵州大学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发挥学科育德、学科育人的功能,打造“行走的思政课”。
贵州大学哲学学院本科生曾兰乔选择了用支教来诠释青春,用奉献来回答思政课“实践题”。从铜仁太平小学开始,到毕节梨子小学,再到遵义龙山完小……在曾兰乔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支教路走了三年。
三年前,刚踏入大学校园的曾兰乔来到铜仁太平小学开启了第一次支教。乡村小学的环境十分艰苦。“记得2021年在铜仁支教,当地教学设施不太齐全,所以我们只能睡在幼儿园小朋友的床上,把两张小床拼成一张床。当时只有两间屋子,可是我们有20多个人,两间屋子根本住不下。”曾兰乔说。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曾兰乔和团队成员都没有轻言放弃。反而让她越挫越勇,在支教路上走了三年。
曾兰乔说;“通过支教,她将平时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真正地践行到乡村中,让身心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她认为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绝不能是一句空话、一个口号。
这份坚韧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也让曾兰乔收获了属于她的荣誉。2023年,曾兰乔带领的“贵州大学蒲公英• 龙山支教队”荣获2023年国家级乡村振兴“笃行计划”优秀实践团队。
在贵大不止一个“曾兰乔”,学校共组建636支社会实践团队,涵盖了本、硕、博学生以及教师、教授9000余人,组成国家级团队245支、省级团队184支、校级团队201支,奔赴贵州省各市州、区县以及浙江、甘肃、广西、安徽等二十多个省份,深入基层,开展实践学习、支教、种植业帮扶、文化调研以及红色文化宣讲等活动,使广大学子真正读懂“国情书”“基层书”“群众书”,答好“实践题”,上好行走在中国大地上的思政实践课。
社会实践如火如荼,比赛场上屡获佳绩。
贵州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博士生李建专,正忙着将他学业生涯的第一个研究成果落地。
2023年10月,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揭榜挂帅”专项赛中,他和团队负责的《横扫千“菌”——20%氟苄噁唑砜悬浮剂的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得“植物病害绿色防治新技术”赛题的“擂主”。
大赛现场,该项目与发榜单位之一的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推动这款创新性的绿色杀菌剂应用于广大乡村,实现大学生创新成果与社会、市场、产业的对接融合。
在第十八届“挑战杯”竞赛中,贵州大学共斩获国赛11个特等奖,其中主赛道3个特等奖,揭榜挂帅5个特等奖(2个擂主),红色专项1个特等奖,黑科技2个特等奖(“星系级”),四个赛道同时实现“新”突破;获得3个一等奖,15个二等奖,25个三等奖,捧得优胜杯,赛事总积分和各赛道获奖数量均居全国前七,为贵州大学“挑战杯”历史最好成绩;第一次实现全学科参与竞赛,文科项目申报数量和质量获得较快提升。
坚持文化主旋律
答好思政课“必答题”
7月23日,在新德里Bharat Mandapam举行的主题为“科技、创意与赋能——面向未来的世界遗产教育”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公布了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AWHEIC)的获奖名单。贵州大学代富红老师和魏宇同学主理的项目《匠心营造——民族走廊建筑遗产教育实践家》在参赛的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2024年度“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未来之星奖(Star of the Future)”。
团队以五大民族走廊之一的“苗疆走廊”为主要切入场域,对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展开研究,识别民族文化的整体性和多样性特征,致力于整体性保护。通过民族走廊研学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及其他参与者对民族走廊建筑遗产整体认识,传播“苗疆走廊”文化,推进遗产的公众参与式保护。
代富红老师表示:“我们非常荣幸能够获此殊荣,未来我们要继续挖掘这条文化线路背后的故事,讲好我们贵州的故事。”
除了赓续历史文化,贵州大学在文化建设上也是硕果累累。在第十八届全省校园文化活动月“学习二十大 笃行向未来”大学生舞台剧大赛中,作品《守梦》取得第一名;青马学社荣获“全国高校百强学生社团”称号;贵州大学桥牌代表队荣获全国大学生锦标赛公开团体亚军、混合双人赛冠军,为贵州省在全国大学生桥牌赛最好成绩;红十字会荣获“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
向上的青春,向下扎根。未来,贵州大学将不断深化实践育人与思政课的融合,持续挖掘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政元素”,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基层,触摸更多生动鲜活的社会细节,在实践的大场景中感受思想的魅力,充分理解“青年何为”“何以中国”之间的关系,答好思政课“答卷”,为构建“大思政”格局持续注入青春动能。
来源:贵州大学微信公众号
编辑:溪山融媒中心 韩香
一审:陈思鱼
二审:李旭锋
三审: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