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英雄的人民 人民的英雄

来源:贵大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0-11-23   浏览次数:576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风高浪急,更见砥柱中流。


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

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英雄的中华儿女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

深刻诠释了英雄本色,

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平凡与伟大。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出征武汉的医务人员们


广大医务人员白衣为甲,

党员、干部带头拼搏,

人民解放军指战员、

武警部队官兵、公安民警奋勇当先,

广大科研人员奋力攻关,

社区工作者日夜值守,

物资保障人员勇挑重担,

快递员冒疫奔忙,

环卫工人起早贪黑,

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

千千万万志愿者和普通人默默奉献……


出征武汉的医务人员们


一个个凡人善举所点亮的,

既是一个国家的温暖记忆,

更铸就了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

尊重科学、命运与共

抗疫丰碑。


疫情中,最打动你的是哪一个瞬间?


是那些除夕夜

在请战书上摁下的手印,

那些面颊上被口罩勒出的印痕,

那些充满水汽的护目镜,

那些防护服上

“我是党员”的醒目签名,

还是一对对伴侣

“隔门相望”“隔空拥抱”?


回眸一个个

乐观昂扬、饱含深情的瞬间,

一幅幅坚定勇毅、义无反顾的画面,

一句句朴实无华、发自肺腑的话语,

纪录了中国人曾经在困境中

怎么样奋力搏击。


年过八旬的钟南山

明知疫情严峻,

却硬是挤上餐车,

向着最危险的地方去。


钟南山


胆囊手术后的张伯礼

本该静养卧床,

却偏要连轴转,

调侃与武汉人肝胆相照。


张伯礼


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

忍住下肢疼痛,

拖着蹒跚的脚步,

奔走在危重病人身边。


张定宇


几个月白了头的陈薇

眼里布满血丝,

一头扎进实验室,

鼓励同事“精神不能退”

……


陈薇


大战当前,逆行不是选择,而是使命。

生命至上,初心就是方向,坚如磐石。


你一定不会忘记,

武汉关闭离汉通道的日子,

钟南山难抑的热泪。

这泪水,

是为识大体、顾大局的

武汉人民而流,

更是为前赴后继的白衣战士而流。

“学医很辛苦,

但是通过抗疫

他们懂得了当医生的价值。

如果你敬仰钟南山,

请你用心聆听,

他对年轻后辈的期许:

“欣逢盛世当不负盛世,

我们更要加倍努力。


钟南山给学生上课


你一定不会忘记,

为了推进中西医结合治疗,

张伯礼把武汉当成了家。

每两个月,他要回去,

去看康复的病人,

再去疗愈更多的“家人”。

“志愿者们说每个人多流一点汗,

聚集起来就成了及时雨”;

如果你敬佩张伯礼,

请你用心体会,

他对“人民才英雄”的感悟:

“感染治愈后的医务人员,

挽起袖子就献出了宝贵的血浆

……


献血浆的志愿者


如果你点赞张定宇,

也请你为他们竖起大拇指。

11岁的儿子托付好,

医生涂盛锦

和同在隔离病房工作的妻子曹珊

以车为家,坚持了将近1个月;

多名新冠肺炎患者家属

默默捐献了逝者遗体,

只为更多人获得生的希望。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57

党员医务工作者,

没有一个逃兵!


以车为家的涂盛锦和曹珊


如果你欣赏陈薇,

也请把鲜花和掌声送给他们。

113天,

每天凌晨三四点,

“踩着油门往前冲”。

先后两期、616名志愿者

参与疫苗临床试验,

年纪最大的84岁;

累到想哭的时候,

他们最爱唱起,

《咱当兵的人》!


陈薇与84岁的志愿者


谁不是血肉之躯?

可是他们,

只听祖国一声号令;

谁没有父母儿女?

可是他们,抛家舍业,

只为天下苍生康宁。


我曾在心中默默祈祷:

与死神掰手腕的白衣战士,

你们一定要保重自己。

今天,

我向你们深深俯首:

从冬到春,

你们为我们坚守了太久,

付出了太多。


我致敬你,周宁

在工作中感染新冠肺炎后,

你居家隔离写下“自愈日记”

安抚了一颗颗绝望的心。

痊愈后再度请缨,

你一次次流着热泪,

为那些被重新点燃的生命。


周宁


周宁的“自愈日记”


我拥抱你,陈静

你带领护士们

走入红区时的必胜手势,

你进行感控检查时的硬核喊话,

你抢救病人时默念的“家人在等你”,

都让我懂得:

火神山,没有神。

撑起火神山的,

就是如你这般

常在丈夫面前掉泪的小女生,

就是千千万万你我之中,

挺身而出的平常人。


陈静


陈静(左三)与同事们


我也曾日夜当起“云监工”,

急盼人间奇迹从一片滩涂拔地而起。

今天,我要把这注目献给他,

在工地坚守83天的80后小伙儿尹典


尹典


15个箱式板房,

30辆汽车的重量,

尹典和工友们手抬肩扛,

为搭建火神山医院

抢出整整4小时。

负压病房风管松动,

污染区随时危及清洁区,

尹典强自压下“会不会中奖”的恐惧,

10分钟的维修当作“赌命”。

毅然告别时,

他悄悄把3岁女儿的脸

看了一遍又一遍,

告诉她“爸爸要去建造一座

消灭病毒怪兽的城堡”。

安然归家时,

他把所有和火神山有关的

证件当做勋章,

赢得一句:“爸爸真牛”。


尹典和女儿


披星戴月,他们不知疲倦,使命必达;

捷报传来,他们功成身退,无问西东。


今天,

我要把这致敬献给他,

火神山医院警务室的

90后民警燕占飞

正是有了他和同事的坚守,

1万多名建筑工人、

4000多台施工机械有序穿梭,

医院2900多名病患绝对安全。


燕占飞


我还要致敬一群人,

虽然我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他们中,有的意外受了伤,

治疗后仍要返回工地;

有的把全部工钱买成牛奶,

悉数捐给医务人员

有的哪里缺人哪里去,

不计报酬不叫苦

……


好心人为医务人员捐赠牛奶


火神山,没有山,

却有山一样的肩膀。

你连着我,我连着你,

扛起了一座城,护住了一国人。


疫情如魔,

吓不退95后女孩儿甘如意

43夜的骑行返岗。

夜深了,她就拼命骑;

摔倒了,她再爬起来。

雨水和泪水,

分不清哪个咸,

“单位需要我”的念头,

却始终清晰。


甘如意


民警施虎不会忘记,

这个名字

和她女儿小名一样的女孩儿,

怎样从全部淋湿的衣服里,

小心翼翼地掏出返岗证明。

医院的同事不会忘记,

面对众人的点赞,

她只笑着说了一句:

“因为我姓甘,所以不怕苦”。


甘如意的通行证


甘如意的返岗证明


疫情如魔,

挡不住叶九思

送去1500多份救命药的匆匆脚步。

自己的车子骑坏了,

就把女儿的车子拿来用;

三条裤子磨坏,

又有两双鞋子磨穿。

身为慢性病患者,

他深知停药有多么危险;

作为退伍军人,

他时刻牢记退伍不褪色。

他和一批批志愿者排起的长队,

连起了江城剪不断的生命线。


叶九思


叶九思为病患送药


疫情如魔,

敌不过陈尔真148

上海第三批援鄂医疗队

队员的拼尽全力。

白色的战袍记住了,

55天救治

332位危重患者的生死时速;

防护服上的编码标记着,

跪在地上给病人

做胸腔闭塞引流的妙手仁心;

樱花、黄鹤楼的手绘图案见证了,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手足之情。


陈尔真


写满148个名字的防护服


疫情如魔,

攻不破李德青

和社区工作者们

逐户排查筑起的第一防线。

她制定战疫民情图,

5358名居民

按照红、绿、橘色分类管理;

高龄独居老人的药品“弹尽粮绝”,

她又和同事冒着风险去医院领取

……


李德青


甲状腺癌的病史,

提醒她切忌过劳,

可她觉得:

“我干的就是这份工作,

赶上了就要冲上去。

四五个月不着家,

她也惦记着88岁的老父

谁知老人的一通电话,

抚平了所有焦虑:

“我也是老党员,

知道你没时间回来看我,

我也不想让你分心。


凡人微光,星火成炬。

千千万万个社区中的沧海一粟,

拼出了中国战疫的壮阔图景。

人间大义,遍地英雄。

亿万个李德青式的浪花一朵,

推动了同心抗疫的历史巨澜。


李德青与同事制定战疫民情图


65万个城乡社区的

400多万名社区工作者,

拉起了人民战争联防联控的铜墙铁壁!

9000多万名共产党员

关键时刻冲在最前,

让鲜红的党旗高高

飘扬在基层党组织的坚实堡垒。


今天,还有一个群体,

我们也要致敬。

他们第一时间赶往疫区,

见证生死之间的勇敢坚持;

他们用真实的笔触镜头,

记录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


95天,通宵达旦,

董倩感到最难的一次,

是面对蔡利萍。

这位重症病房的护士长,

刚刚失去挚爱的丈夫,

她的身后,几重门内,

还有那么多命悬一线的病人,

还有一群义无反顾的“孩子”需要指引,

还有连夜奋战的外地同仁需要协助

……

“我要让你活”,

是他毕生守持的信念。

“我要让更多人活”,

也是她余生要为他存续的信仰。


董倩采访蔡利萍


以生命捍卫生命,把感念长留心底。

以坚强告慰坚强,让悲痛化为力量。

风浪再大,

摧不倒14亿人的众志成城。

苦难再多,

压不垮愈挫愈勇的中华民族。


人民的英雄!

英雄的人民!

总有信仰与精神,

引领我们筑起新的长城。





来源:时代楷模发布厅

编辑:庞诗集

审校:韩晓梅

 

 


溪山人物

通讯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联系电话:0851-88292178

邮政编码:550025

传真:0851-8362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