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大谭书明教授三十年刺梨情—望花开山野 刺梨满山
来源:贵大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0-10-30 浏览次数:569
贵大新闻网讯 “1987年我大学毕业就开始研究刺梨,没想到这一弄就是三十多年。虽然这三十多年贵州省刺梨产业经历了起起落落的3次发展历程,但正如省内许多有识之士预测的那样:刺梨产业一定会成为贵州的千亿级产业。”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谭书明教授表示,他看到了贵州刺梨产业的春天。
刺梨产业迎来发展的又一春天
1983年是贵州刺梨产业发展的启蒙之年,一直到1988年是贵州省刺梨发展的第一次高峰。期间贵州省对刺梨产业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仅科研经费估计就有300多万元,刺梨得到了长足发展,1989之后就跌入低潮。直到1993年,虽然省里号召“重振刺梨雄风”,但贵州刺梨产业还是再次步入低谷,刺梨产业“这一觉”一睡就是20年。然而,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谭书明教授这样的一帮人,他们始终坚持发展刺梨产业,迎来了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谭书明在田间地头查看刺梨生长情况
谭书明(左四)在高坡刺梨基地调研
目前是刺梨发展的第三次浪潮,这次浪潮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人们对健康更高追求的必然结果。刺梨又名山王果、刺莓果,生于海拔500-2500米的向阳山坡、沟谷、路旁以及灌木丛中,在贵州省多地天然野生分布,是滋补健身的营养珍果,其维生素C含量高达3000多mg/100g,是苹果的500倍,同时还含有黄酮、多酚、氨基酸和矿物质。
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新冠疫情日益加重,看着飙升的数据谭书明教授心急如焚,他向校领导汇报了捐赠刺梨产品送往武汉的想法,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2月3号,以贵州大学和贵州省刺梨产业研究院的名义发出倡议,2月13号三十多辆装满价值2384万元刺梨产品的货车从贵州大学出发,运往武汉、鄂州、上海、广州、贵州等地39家医院,近5万患者及医务人员受益。“这次活动影响非常好,国内有93家媒体关注报道,其中有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经济报、中国周刊、香港经济报等40多家主流媒体宣传。”谭书明话语中带着微笑。这是全国唯一一次以高校的名义组织义捐活动,展示了贵州刺梨的大担当、大作为。这次捐赠同时得到了钟南山院士的肯定。
30余辆物流车载着价值2384万元爱心物资发往抗疫一线
“三十年,我已经把刺梨当成了我的孩子”
1987年谭书明大学从西南农业大学毕业,分配到贵州农学院,农学院牟君富老师是贵州刺梨加工方面权威专家,“我有幸和牟君富老师一起工作,跟着他学到很多知识,他告诉我:刺梨是贵州最具特色的资源,刺梨之所以酸、苦、涩是因为它来自于天然坚苦的地方,代表当地纯朴的百姓把健康送给尊贵的客人,和牟老师工作和学习,也让我开始着迷于刺梨产业。”也从那时起,谭书明教授致力于全省刺梨产业的研究与产业发展,一做就是三十多年。“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年,我觉得做事、做科研都要坚持,只有坚持才会成功。”
谭书明(右一)在田间地头查看刺梨生长情况
谭书明到民主镇培训刺梨果脯制作技术
80年代末期,谭书明教授开始研究刺梨饮料和发酵酒的加工技术,产品的质量一度获得好评,尤其是当年的刺梨浓汁很有名气,成为当时全院师生放假必带礼物之一,给人足够的成就感。然而随着刺梨的兴衰,当时的刺梨课题组科研经费越来越少,从1990年到2010年全省只有谭书明教授在03年获批了1项刺梨干酒的加工研究项目,刺梨产业科研极其惨淡。摆在课题组面前的选择是要么放弃,要么坚持!在这种情况下,缺少资金、缺少项目的谭书明教授利用其它课题的结余经费继续从事刺梨研究,因为他坚信:“是金子,永远会发光的”,“养了三十多年的孩子,哪有说放弃就放弃的呢,我坚信刺梨会有光明的一天”。当下,全省刺梨的种植面积已高达170多万亩,省内五十多家企业投资建厂,谭书明教授的科研成果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正如他所言:贵州刺梨产业又迎来了一个春天。
谭书明(左二)在贵州天刺力集团考察
“我要把我的刺梨培养成人”
随着近几年对刺梨的深入研究,谭书明教授对刺梨更加着迷,“尤其是以刺梨原汁为基础的产品,其保健功效特别明显。刺梨解酒、降三高、消溃疡、治便秘等功效可以用‘神奇’二字来形容,它让我坚信贵州省的第二个仟亿级产业非刺梨莫属。”经过多年的研究,谭书明得出结论,刺梨强大的功效在于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多酚类物质抗氧化作用。对于人体而言,维生素C非常重要。从这个角度来看,刺梨无疑是人体必要和重要的补充。“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因此,选择干自己最想干的事才是幸福的,我的余生肯定与刺梨相伴,攻克刺梨产业发展的难题是我最大的幸福,把贵州刺梨产业做大做强是我最大的愿望,我要致力把我的‘刺梨孩子’培养成人。”
谭书明(左三)带领刺梨团队在田间地头查看刺梨生长情况
谭书明说,“三十年,刺梨花开花落,每一个春天,我期待着花开山野,秋天,我期待刺梨满山,希望他成为咱们村民幸福的花,喜悦的果。”
文字:康瑞 学生记者 覃诗淇
图片:受访者提供
制图:刘凯
编辑:朱艳
审校:陈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