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应琴:不忘初心 用实践让所学在农村大地上生根发芽
来源:贵大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0-10-18 浏览次数:377
何应琴,女,中共党员,博士,贵州思南人,西南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毕业,于2017年年底到贵州大学茶学院工作,现担任铜仁市江口县闵孝镇科技副镇长。
2017年底,刚刚博士毕业的何应琴到贵大茶学院参加工作,与此同时,新一轮的贵州省“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集结号也再次吹响。是躲在实验室潜心研究,还是一边作科研一边把知识应用于广大农村,这成为何应琴博士毕业后的第一次选择。“我选择学习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这个专业就是因为小时候家里的农作物经常遭受病虫害,学这个专业的初心就是要把学到的知识、成果用于田间地头,也算是回报家乡”,何应琴说。没有经过过多的心理斗争,在把年仅3岁的孩子送回老家后,她毅然选择了服务“三农”,“作出这个选择,我很高兴,因为这是对我学习成果的一个检验,它可以让我把所学的理论、技术应用到实践,应用到我热爱的家乡”。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信誓旦旦的承诺,2018年2月的一天,何应琴带着简单的行李,来到了铜仁市江口县闵孝镇,当她双脚站在这一片土地的那一刻,当清新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的那一刻,她暗自下了决心:要用实践让自己所学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闵孝镇位于江口县城西20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8.6%。受地形地貌、交通等因素的限制,闵孝镇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共有贫困村6个,其中一类贫困村1个,二类贫困村3个,三类贫困村2个,贫困人口5575人,贫困发生率19.21%。
初到闵孝镇,一切重新开始,“到这里,她发现她的角色不再仅仅是科研人员,还要与基层干部一起帮群众找产业,找致富门路。何应琴先后在闵孝镇中练村、双屯村、峰坝村和闵家场村等地的走访调研中敏锐地发现当地有不少野生茶树群落分布,群众也有制作土茶的习惯,带着这一发现,何应琴综合分析当地土壤性质、气候条件以及历年病虫害发生状况等影响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得出了闵孝镇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农村要发展,一定要为老百姓找到适宜发展的产业,用产业来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何应琴说,“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与群众共商,大家都觉得种茶是一个能带动群众致富的中长期产业”。目标明晰后,她积极对接争取,投身闵孝镇茶园选址、茶树栽培及管护等工作。“当地有过种茶的历史,但是老百姓一直采用的是“粗放式管理”,只管种,缺少“精细化管理”。既要在产业发展上引导群众,更要在管理上帮助群众,让群众知道怎么种,怎么管理,包括后续的加工和销售。此时,何应琴所学的专业开始在茶园的管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7月,有茶农焦急地反映近期茶园枯叶较多,但由于缺乏病虫害方面的知识,他们对此束手无策。何应琴了解后,立即前往茶园基地走访调查,发现该现象为茶树炭疽病引起的病发症。仔细分析病情后,何应琴便将发病严重茶园的茶农召集起来,现场详细讲解指导茶树病害防治方法。除此之外,何应琴还随时走进茶园,走进群众家中,了解茶树的长势和收成,帮助他们解决在种养殖茶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
同时,何应琴还多次联系茶学院专家组和贵州省农科院“三农服务团”专家组,到闵孝镇开展茶产业发展技术指导工作,解决茶园建设、茶树病虫害预防、茶叶采摘和加工难题。
从2017年底到现在,在近两年的时间里,闵孝镇新建生态茶园共2500亩,实现就业600人,覆盖农户337户1222人,确保314户1162人精准扶贫户稳定脱贫;发展油茶1500亩,实现就业260人,覆盖农户200户769人,确保132户528人精准扶贫户稳定脱贫。当前,闵孝镇贫困发生率已下降至0.89%。
除了带领群众发展茶叶种植,何应琴还先后担任闵孝镇中练村驻村工作队副队长、队长、江口县产业扶贫科学技术服务团副团长,组织雨露计划‘三女’培训促就业,为闵孝中学争取5万元资金购买饮用水净化设备,为鱼粮溪村争取到1000斤鱼苗,协调解决邻里关系等。当地乡镇干部告诉我们:“何老师一年有300天都在村里,她很有亲和力和发动力,群众有什么困难和问题,都喜欢找她帮助协调和解决”。
脱贫攻坚在路上,服务“三农在路上”,党员的初心在路上,这些都是支撑她一路走来的动力与源泉。“我来自农村,那里有我深深爱着的父老乡亲,能为他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感到非常高兴,我也是一名共产党员,要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何应琴说。
编辑:胡雪
审校:陈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