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来源:贵大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0-09-25   浏览次数:386


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宣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出版座谈会精神,911日,由省委宣传部主办、省社科联承办的全省社科理论界学习研讨会在贵阳召开,我校党委书记李建军在会上作发言。916日,《贵州日报》在理论周刊摘登了李建军发言内容——《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飨读者。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深邃的战略思考、强烈的使命担当和深远的指导意义。认真学习研读这部重要著作,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必须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引导青年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


李大钊先生曾说:“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青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反复强调,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2019318,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和斗争更加复杂。大学生思想活跃,容易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产生困惑,需要旗帜鲜明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在大学生中生根开花结果,铸牢新时代大学生精神之魂。



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近年来,贵州大学师生时时重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大学的“5·9”重要讲话精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时代新人理想信念教育的殷切嘱托,坚持把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长期的、系统的首要任务来抓,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坚定“四个自信”。我们要继续深入推进铸魂育人的“供给侧”改革创新,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各环节,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坚守共产党人的教育初心,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只有坚守初心,才能行稳致远,才能实现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2018910,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对立德树人事业的根本定位,也是新时代赋予教育战线的光荣使命。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必须守好教书育人的初心,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放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来审视,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贵州大学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主题教育与立德树人相结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清晰定位、明确目标,着力解决“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通过抓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引导全校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多措并举营造争做“四有”好老师的良好氛围,切实担负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使命。20192,贵州大学入选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逐步形成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


坚持强化实践教学,着力拓宽新时代高校铸魂育人的有效渠道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推动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仅仅依靠思政小课堂传授一定的思想政治知识是不够的,必须结合社会大课堂的实践检验,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要把实践育人作为落实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与党育人、铸魂育人紧密结合且同向同行,让处于青年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奉献社会、增长才干、锤炼品格。特别是面对思维多元的“00后”青年学生,思政课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上都要有创新,要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我爱学”。要深入推进思政教育改革创新,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条条框框”课堂教学模式,通过采取“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讲”“在田间地头讲”“在云平台上讲”等多种形式,把“点名课”变成“网红课”,把“最难讲”变成“最精彩”,把“纸上谈”变成“实践行”,让思政课“活起来”,让课程思政走出教室、走向实践。



近年来,贵州大学实施“党旗领航、学习提升、守渠固基、阵地培育、师魂熔铸、润物滴灌”等“六大行动”,积极构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守好育人“主阵地”。近年来,通过大力组织实施服务农村产业革命的“博士村长计划”、持续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坚持把科研做到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脱贫攻坚大地上,让学生真正走进社会大课堂、在实践中“悟情明理”。我们始终铭记2011年习近平同志在贵州大学对莘莘学子提出的,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希望大家奋发进取,自强不息,做中华民族的脊梁”的期望和要求,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守正笃实、久久为功,按照国际视野、中国风格、贵州特色的要求,扎实推进贵州大学“双一流”建设步伐。




来源:贵州日报

编辑:庞诗集

审校:韩晓梅


溪山人物

通讯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联系电话:0851-88292178

邮政编码:550025

传真:0851-8362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