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融媒记者:出发!贵大扶贫故事在脚下

来源:贵大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0-08-04   浏览次数:669

有一种付出叫使命,有一种坚守叫担当。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贵州大学专家学者、博士村长们奋战脱贫攻坚一线,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知识助农致富,真正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笔触记录动人故事、用镜头记录美好瞬间、用话筒传递质朴声音,他们是奋战在脱贫攻坚最前线的忠实记录者。让我们跟随溪山融媒中心记者的脚步,一起走进贵州的田间地头、山河湖泊,通过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聆听别样的脱贫故事。


岳莹

“用脚丈量、用耳聆听、用心感受、用笔记录,讲好贵大故事,发出贵大好声音,我们一直在路上。”



湄潭茶之行

黔山好茶背后的茶农教授

一个雨后放晴的夏日清晨,我与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金林红一起前往湄潭核桃坝的一个茶园查看夏茶病虫害防控,远远的就看见一个皮肤黝黑、手提尼龙编织袋的茶农

金老师,您这袋子里装的是啥?我好奇这位教授不提课本、笔记本,提个尼龙口袋。这是我们自己研制给茶园做病害防控的药,上次去带少了,有些茶农没拿到,这次专门给他们送过去补上。几句简单的寒暄过后,我们一起驱车上路奔赴200多公里外的核桃坝茶园……

金老师不算是健谈的人,有时甚至还有些腼腆,但是一提到茶园的绿色防控,他的话匣子立马就打开了。贵州的茶园分布情况如何、哪个茶园的茶毛虫爆发需要做病虫害防控、哪个茶农遇到问题需要帮忙解决、哪个茶农托他带的药要送过去了……他都记得清清楚楚,讲得明明白白。

经过3个多小时的一路颠簸,车停在了湄潭县核桃坝的一片茶园旁。车刚一停稳,他就迫不及待地跳下车,迅速步入茶园,顶着烈日,仔细地查看茶叶的生长及虫害情况,一边看还一边不时地招呼旁边的学生做好记录、安排做好防控准备。一圈下来,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了大半……

面对面地做给老百姓看,手把手地带着老百姓干,这是经过长期摸索,贵州大学的专家们总结出的帮扶模式。经过一个春季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和服务,茶农吕忠林试验田里的茶叶到了收获的季节。他兴奋地拉着专家们来到他的茶园里,指着眼前那片长势良好的茶叶说:看,这片茶是按你们教的方法、用你们给的药种的,明显比我原先种的好看多了,茶品也好多了。这次我比别人提前了一个星期采茶,价格最好,采的量还比别人多,这两样加起来,今年的茶叶太好了!

您这么忙,有时间陪家人和孩子吗?谈到这个问题金林红顿住了,除了上课,其余大多数的时间我们都在茶园里着。没时间带孩子出去玩,就带他到茶园来,这里空气好,玩玩泥巴、捉捉虫,就当是出去旅游了。话语间满是亏欠。

在贵州大学,从课堂到田间地头,长长的脱贫攻坚战线上,像金林红这样坚持将论文写在大地上茶农教授不胜枚举,他们不计报酬,没有节假日,不管风吹日晒,撸起袖子、挽起裤脚,顶着烈日、冒着暴雨,奔赴脱贫攻坚一线围着农民转、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帮着农民赚真心实意地为贫困户脱贫默默奉献,这不就是贵大人的责任与担当吗?


龙晓雪

脱贫攻坚路上的专家们,是指引我前行的榜样。



纳雍菌之行

记录黔线行的一天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学生还没有返校,3月的大学校园是那么的安静。320日一大早,我校12产业团队专家10余人,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准备前往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省深度贫困县——纳雍开展农业农村产业调研,为纳雍县生态鸡、食用菌、茶产业及深加工产业发展问诊把脉。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纳雍县农业育种苗场,一下车,专家们便开始向当地负责人询问情况,并不时提出建议。随后又来到寨乐镇革新社区食用菌(红托竹荪)种植基地,在基地大棚,专家们不顾大棚地内湿滑的泥土,走进棚里查看红托竹荪的生长情况,像关心自己孩子的成长般关切着竹荪的长势。询问完情况,专家一行又到活禽屠宰冷链物流中心、纳雍县畜牧产业综合实验室等地询问情况。

从一个基地到另一个基地需要驱车前往,在崎岖的山路上来回盘绕。这还考验着我们的车技呢,专家们打趣地说到。虽是一句玩笑话,其实,这是专家们无数次到田间地头为民服务的体现,这种奉献精神,正是我学习的榜样。

中午1点,我们在食堂吃过简单的午餐,又急忙赶往骔领镇茶叶基地。在这里,校领导蹲在新茶园里一边查看茶苗的情况,一边与负责人攀谈起来。期间,还拿起电话连线校外专家,给农户落实种苗问题。我心里不禁想着,这不就是围着农民转、为民解难题的具体表现吗?

实地调研+座谈会,忙碌工作的一天,一刻也没有停歇。时间紧、任务重,我们抓紧时间解决问题。专家们的话,使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一天的行程结束了,我回到家已接近凌晨。本想休息的我,想着专家们经常风雨兼程、披星戴月,也给了我完成新闻稿件写作的动力。

凌晨2点的夜特别安静,一篇简单的新闻显然不能表达我此刻的心情,于是随手记录下了我黔线行的这一天。



尹梓熹

脚下沾泥土,笔下传真情。



湄潭鱼之行

三好教授助力交出水净鱼鲜民富成绩单

好山好水好发展,满眼都是绿意和希望。这是2019710日,笔者跟随生态渔业团队到达遵义市湄潭县的最大感受。夏季的湄潭,郁郁葱葱,层峦叠嶂包围着的稻田里蕴藏着勃勃生机。在这里,姚教授领衔的贵大生态渔业产业团队通过校、企、地有机结合,形成了一套高效、可复制、可推广、简单易行的技术体系,帮助示范基地产值达到10000/亩,带动农户800余人……笔者和专家团一起翻阅了团队助力脱贫攻坚的成绩单

如何对一份事业始终抱有热忱和执着,并交出这优异的脱贫攻坚成绩单?我对此思考良久。在与姚教授长期的交流互动中,从他身上看到的三好兴许就是答案——“带好头教好书做好事

看到这些,就知道今年有鱼吃了,就知道贵州生态渔业在进步!姚俊杰在朋友圈里分享了一组到鱼类养殖工厂考察的图片配文如是说。每当看到国内、省内生态渔业方面取得何种新进展,他总是很欣喜,并第一时间分享在朋友圈和各种工作群,他说,之所以乐于成绩,就是为了给团队里的年轻教授和学生们鼓劲打气,让大家知道在生态渔业领域大有可为。作为贵大生态渔业产业团队的领衔人,带好头是姚教授眼里最重要的任务。

2019年,黔南州龙里县湾滩河第一年稻田养鱼,826日进行现场验收时,姚教授在现场见证了村民们朴实的笑容、欢快的笑声,他说他很开心,开心的是贵州大学的技术支持开了花、结了果。由于贵州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奔赴一线提供技术支持时,时常要趟水过河、攀岩走壁,姚教授戏称在山区做渔业是勇敢者的游戏。做好事,做好一件事,勇敢者的初心只为水净鱼鲜民富。

2019年底,姚教授获评贵州大学第三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尽管他已获多项国家专利,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荣誉,但他仍然觉得,好导师才是他的最高荣誉。无论把课堂设在实验室、教室还是田间地头,姚教授总对学生悉心指导,学生的对他的敬重爱戴也是他努力教学的源源动力。因材施教精于教,授人以渔成于效是他作为师者的执教宣言。

这一年在脱贫攻坚事业中奔跑度过,很多时间来不及接电话,没时间看微信;事情来不及跟领导同事家人商量;没精力照顾家中女神和小朋友,忘记了朋友的婚礼和很多重要事。很内疚,很感激,感激各位亲的不责之恩!”201912月,姚教授发在朋友圈的这段话是一位父亲、一位丈夫、一位普通人的生活日常,更是一位在脱贫攻坚路上,用行动践行初心的万千贵大人的真实写照。


韩晓梅

行走在脱贫攻坚的采访一线,有所见,有所感,有所累,有所乐。未来之路,将秉持初心、心有所持,继续前行。



沿河蔬菜之行

累并成就着

马上准备出发去沿河,采访前线助力脱贫攻坚的老师们。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就接到办公室打来的电话,一看时间指针已指向六点。来不及思考,简单收拾下行装,胡乱扒拉两口饭,匆匆和同事们踏上了采访的征程。

披星戴月,我们脱贫攻坚黔线行小分队临时在车上开起了采访会议,讨论采访选题、布置分工、紧急处理明天直播的各项事宜……凌晨一点,一路奔波,终于到了沿河。原以为是万籁寂静的深夜,没想到酒店房间里却还是热火朝天,参加沿河县产业扶贫技术作战队的老师们还在开会、准备资料,讨论对沿河农业主导产业开展现场指导和技术培训的方案。

天公不作美,第二天下起了大雨。然而扶贫技术培训不能耽搁,冒雨前进,当地村民在村委会办公室对专家们翘首以待,看见老师和同学们一到,就走进临时教室,听专家们开始讲解生态畜牧、茶叶、蔬菜、食用菌等产业种植的各种问题。在官周镇,我们给正在给农民们上课的张万萍老师进行了直播,当场点击率达到了4000余次。来不及为此兴奋,我们匆匆赶往黄龙村,采访正在其他点上开展技术培训的老师们。

地无三里平,九拐十八湾,一上路,心里就直发抖,只看见车子不停地在大山里上山、下山,可谓是车在山中行,云在山中隐。一路颠簸,二十公里的路程,用了两个多小时,终于见到了正在给养殖户们讲解生猪养殖技术、给种植户们讲解茶叶种植技术的老师们,开始了对他们开展沿河技术培训工作的各种深入了解。采访专家,采访学生,采访当地村民,一一了解下来,不知不觉就到了傍晚。

赶回住所,已是晚上十点。然而,专家们来不及休整,针对近期阴雨连绵的天气状况,开始了新一轮培训方案的讨论,我们的采访也在老师们热烈的讨论声中继续着……

又到凌晨一点,累,还是累,但是整理一天的采访手记,发现的是专家学生们对当地扶贫事业的拳拳之心,感慨的是农民们对贵大老师的由衷点赞,成就感油然而生。


庞爱忠

出发!贵大脱贫故事在脚下。



榕江蔬菜之行

每一个团队都应该有一个核心人物,贵州大学蔬菜产业团队的核心就是张万萍。

张万萍是团长,她最标志的动作是2020315日,记者随校领导到榕江县调研时,在车江万亩蔬菜大坝,张万萍一到田间就到当地龙头公司的老总面前——“你们这个用的是外地菜种吧”“这一块是用来育种的”“这样搭架子不利于采收”“要把田间的农药袋捡干净”……个子娇小的她,背着一个布袋包,只要遇到蔬菜种植有问题的地方,她都会直接说出来,没有一点隐瞒。近期,学校确定了《贵州大学2020年协助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结对帮扶榕江开展扶贫工作方案》,蔬菜产业团队要帮助创建榕江县车江坝区国家农业科级示范园区,张万萍得知这个消息后说:忙不过来也要忙!

张万萍是教师,她最欣慰的事情是育人。疫情期间,博士村长成为了她最大的依仗,在沿河县,200多名博士村长和本科生参与到辣椒培训中;在威宁县,40多名博士村长学生跟着她一起种蔬菜。每一次记者要采访她时,她都说:多写一写这些学生,他们是当地的希望和骄傲。在张万萍看来,面对贫困,我们的教师应该做的是育人,像一道光给与学生希望,让他们知道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加快家乡的脱贫攻坚进程。

张万萍有很多金语:在贵州离天最近的地方种蔬菜”“我们不要一分钱,但是要留贵州大学的名”“这些菜苗在大家眼里只有几分钱,但是在我眼中就是几块钱,是脱贫攻坚的希望,相信随着她越是不断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事业,就越能够发挥巨大的人生价值。


  

记录、传播,发出贵州大学助力脱贫攻坚好声音!




威宁蔬菜之行

新手记者杂记

327日晚八点

为深度报道贵州大学产业团队助力脱贫攻坚行动,在一声招呼下,我第一次作为记者和同事们一起赶赴沿河采访,手里提着慌忙收拾的行李,心情忐忑地挤上采访车。一路上同事们仔细商量着此行采访的目的和每个人的任务分工、大声争辩策划着第二天的网络直播活动。我似懂非懂地听着,心情有些复杂,对于一个新手记者来说,如何短时间内适应身份,以专业的状态收集素材、采写新闻等一切都需要学习。

六小时的车程,到沿河酒店停车时已经凌晨一点半了,没想到张万萍老师还在一边写报告一边等我们安全到达,而陈超老师为了方便我们采访也从贵阳连夜赶到沿河。就在我惊讶于老师们的精气神时,同事们介绍说,贵州大学十二产业团队里的专家老师们连轴转是常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科研教育和助力脱贫两不误。

328日中午一点

大雨突如其来,助力沿河的各产业团队团长上午召开了简短碰头会,大家把原定的田间培训改为室内培训。

刚在沿河县官舟镇完成了一上午辣椒种植培训工作的张万萍老师一边扒拉着路边小餐馆里缺少油水的饭菜,一边还在打着电话交代下午各培训点的任务,她还不知道我们在培训现场做的网络直播点击率已经达到了4000余次,但本次直播启发了张老师利用云端课堂扩大培训规模的思路。

作为跑口记者的我寻了个机会贴身跟着张万萍老师一上午,直到现在和张老师之间真正的采访对话不过十句,而这样的对话,也往往被地方农业局干部联系工作安排、沿河当地农户咨询辣椒种植问题和分配学生志愿者任务所打断。下午张老师又奔赴威宁助力脱贫了,而我还要留在沿河继续其他采访其他团队老师们的工作情况。

张老师,我们威宁见!

417日中午二点

经过五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溪山融媒记者一行三人终于来到了贵州大学蔬菜团队团长张万萍老师免费提供技术指导的威宁万亩蔬菜基地,此基地建成后对当地贫困农户增收以及改变传统耕作模式都具有重要意义。身着绿色马甲的七十名贵州大学蔬菜团队专家、博士村长和学生志愿者们正顶烈日、冒风沙地带着当地的农户冲刺谷雨前的蔬菜种植黄金周。他们一组一组地分散在各处山坡上,带着当地的农户或翻地覆膜、或栽种秧苗、或施肥浇水,忙得热火朝天。

毒辣的阳光照的脸皮生疼,呼啸的狂风卷起漫天黄土时不时的拍进眼里嘴里打断采访。但看到漫山遍野的标准地膜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看到贵州大学威宁县扶贫作战队的红旗在山风中猎猎飘扬,看到当地的贫困户拉着张万萍老师的手说着感谢的话,作为一个记录者,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走一段扶贫路,做一个记录者。



赫章半夏之行

半夏在我省黔西北地区大量种植,赫章是其中一个地方。毕节市赫章县,距离贵阳市近300公里,车程3个多小时。由于半夏生长喜温和湿,耐阴和寒,因此基地一般建在高海拔的山地,如果要直接去到种植基地,至少需要四五个小时。

我第一次去赫章,是和中药材团队张明生教授一起去参加贵州省中草药单品(半夏)产业技术骨干培训会,也就我校中药材产业团队在赫章开展的半夏产业帮扶工作和成效进行采访。当天一大早,我们一行人从学校一路开车到毕节,参观了半夏产品加工厂后,又继续赶往赫章。经过一段不太平坦的路时,我们说,这边的路不太好走啊。坐在前排的张明生回过头来说,这条路现在的样子比之前已经好太多了!

十几年前、甚至六七年前,赫章的公路都修得不好,现在从贵阳去赫章三个多小时,以前七八个小时都不一定到得了。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就在这段路上,车子走着走着,突然开始下大雨,整条路成了泥路,我们车子的轮胎陷到泥里动不了了,几个老师就下来淋着雨一起推车,最后个个都成了落汤鸡张明生说,从帮扶赫章种半夏开始,这样的路况,他们来来回回走了十几年,现在的情况已经让他们感觉幸福太多了。

到了赫章,我们换了一辆越野车前往半夏种植基地。基地在山顶,山路、陡坡较多,一般的车开不上去。张明生说,现在条件好了,可以找到越野车开上山,以前他们从山脚到山顶全靠两条腿走。到了山顶,不少半夏种植户看到张明生和其他专家,立马围上来咨询问题。几个小时的车程让人有点疲惫,但张明生和团队专家们没有停歇,而是立即投入工作,为种植户进行现场指导。

现在,全省半夏种植面积由原先的几百亩扩大到了3万多亩,许多老百姓也确确实实因半夏脱了贫、致了富。我想,在助力脱贫致富的这条路上,我校产业团队专家们不惧困苦的坚持,一定是一道亮眼的光


  

镜头定格扶贫历程,画面讲述脱贫故事。



赫章核桃之行

一次没有 “受访者的采访

20191125日,我前往潘学军教授以科技特派员身份参与扶贫13年的赫章县进行深度采访,遗憾的是这次人物专访,我们未能见到潘教授(潘教授在北京参加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总结会议),原以为这是一次没有主人公的不完整的采访,去往赫章的路上车内气氛有点低沉,可结果……

潘学军,盼学军!这个老师一点大学教授的架子都没有,现在大家都叫他潘核桃,都盼望他能常来镇上,帮我们解决种植核桃遇到的问题。翻山越岭几个小时车程后,我们来到财神镇潘教授的老朋友家,围坐在火炉边开始了这场没有受访者的采访。

之所以称李贵学老人为潘教授的老朋友,还得从2008年说起,这段珍贵的友谊缘起于潘教授到赫章县参与扶贫工作两年后。潘教授到赫章县用了两年的时间,走遍整个赫章县,从全县100多万株核桃树中选出了最优品种,又通过反复尝试试图解决核桃挂果期长的问题,这个方法就是高接换优的嫁接方式,那问题来了,没有村民愿意砍掉核桃树粗大的树枝,我们的核桃树都长了七八年了,一下子把那么粗的枝干都砍掉,还能活吗?”“我们不想冒险,也不想折腾。村民们七嘴八舌的表达着心里的疑惑,是的,潘教授遇到了瓶颈。而正在这时,李贵学最先选择信任这个年轻的教授,问到李老伯当时怎么舍得让潘教授实验嫁接,他笑呵呵的讲到潘老师跟县核桃局的来推广品种,一个懂技术,一个管发展,肯定不会乱走,我很相信他们。果然,在等待了5年之后,嫁接的核桃树成功挂果,收获的干核桃个大壳薄,果仁饱满,价格是普通核桃的两倍多。仅李贵学一家,一亩就增收了6000多元。李老伯的信任、潘教授的真诚造就了这段脱贫攻坚路上的真友谊。自次,村民们开始纷纷向潘教授取经,潘核桃就传开了。

为在乡间寻找一颗核桃树,潘学军和他的学生、技术员们可以坐两个半小时的汽车寻找,在汽车开不上去的山路,冒着大雨下车寻找一个半小时,只为找到一颗听说产量很高的核桃树。

潘学军教授是来给我们赫章送宝的!

如果他早十年来到赫章,咱们现在已经是富裕县了。

在核桃加工厂、在乡间、在核桃产品展览馆,小企业家、农户、工作人员对潘核桃赞不绝口,围着记者有讲不完的故事,记者感觉到,在赫章,潘核桃无人不知、无人不敬。

结束了一天的没有受访者的采访,坐上返校的汽车,和来时的氛围截然不同,记者一行三人洋溢着大丰收的喜悦,满载而归。


李柏锋

看百态,拍千图,记万语,发真声。



威宁蔬菜之行

因为你们,未来可期!

贵州大学百年办学史就是一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持的服务史,贵州大学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贵州大学姓贵州的使命和责任。

作为校园记者,也正是多次跟随贵大各产业专家走访田野乡村,让我领略了贵大专家的风采。

在海拔2600米的威宁县高山村蔬菜种植基地观景台上,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时光辉凝望11千亩蔬菜种植基地,他评价道:这是贵州农村产业革命真实的写照。威宁县地势高、干旱缺水,能有如此大规模的蔬菜产业基地,让记者对产业背后的科技支撑单位贵州大学引以为豪。

在惠水县蜂糖李种植基地,扶持蜂糖李产业发展的一位贵大专家教授曾说过,他的目标是让农民的日子过得比蜂糖李还要甜。这句话始终牢牢印刻在记者脑海里,我想,这个也是贵大其他产业专家的目标。

他看着像一位农民这些老师真接地气”......农民对贵大专家教授亲切地评价道。

在湄潭茶产业基地,站在记者眼前的这一位面目黝黑、后背微躬的贵大专家,如不详细了解,定误认为他就是当地茶农,看着他与农民交谈甚欢,一时让记者难辨身份,生怕稍不留神,又忘记了他产业专家的身份。 

十年、十几年、二十几年,贵大各产业专家扶持地方产业发展非一朝一夕。作为记者,我曾感叹采访过程中长途跋涉、烈日曝晒的艰辛,而对于贵大的学者专家,在蜿蜒的山路上、迷雾的陡坡中、雨夹冰雹的高速上,日复一日往返于学校与产地之间已是常态。道路险阻、环境恶劣早已不是他们科技扶持地方产业发展、攻坚克难的绊脚石。他们心中有梦,心怀于民。

犹记2018126日上午开幕的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谌贻琴省长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到:今天的贵州不再垫底,不再是落后的代名词 

我沉思,正是有了这样一批又一批前仆后继的科技工作者,扎根田野、心系民生,为我们负重前行。贵大可期,贵州可期,未来可期。


田玲荔

他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汗水浇筑收获。只要你们需要,我们就一定来!



思南农产品之行

只要你们需要,我们一定会来

城在山中青山绿,江穿城中二分洲,乌江穿过,城分为二,八桥卧波悬浮江边。这样的的独特地形在黔中只有思南。47日,我跟着校领导以及十二产业团队专家一起去思南县开展农业农村产业调研。接到这个出差消息我异常兴奋,因为思南正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

思南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植被覆盖率很高啊”“思南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得很啊” ......车上大家都对这片土地赞不绝口。塘头、张家寨、三道水、鹦鹉溪、青杠坡、邵家桥、乡坝,这些乡镇是动物与科学学院的汪德生老师常去的地方,他去年就到思南做农村产业技术支持的,这些乡村路的路线他都记得。汪老师讲起了去各个乡镇做指导的小故事,车上的其他专家也纷纷聊了起来,这两个小时的车程晃眼就过去了。听专家们下乡的故事,不由的觉得,他们不仅是专家更是农民,不仅在技术上提供帮助,还亲自下地,在田间地头和农民一起耕作。

当天我们去了鹦鹉溪镇文雨生态养殖基地和三道水乡红薯粉加工厂,专家们询问了相关情况后,对负责人的提问作出了回答。在座谈会上,十二产业团队相关负责人分别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分析了思南县农业产业的发展情况,并提出了相关建议。通过专家们的交流,我坚信贵州大学的专家团队的到来定会带动思南农村产业的迅速发展,自己也对家乡的农产业发展有了进一步了解。

只要你们需要,我们一定会来!各个产业团队专家纷纷说到。这是我今天听到最感动的一句话。


冯月成

一座从黄精黄金的希望之山



印江黄精之行

529日一大早,跟随校领导和我校中药材产业团队的专家来到了印江县刀坝镇玉岩村玉龙山黄精种植基地,为助力当地中药材提质增效,开展了深入调研。

从印江县到黄精的种植基地大约有1个半小时的路程,这条路上,大部分走的是盘旋的山路,路面曲折且凶险。中药材产业团队的老师讲,现在的路面条件相对于以前已经是很好的了,很多年前,山里的路还没有这么平整,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如果遇到下雨的天气,那就更糟糕了,路面积水后,全都是泥巴。想要来到这山上,可比现在更难,更危险。

走过盘旋的山路后,我们终于到达了黄精的种植基地。和当地的企业了解到,此处的黄精种植基地海拔高度约1200米,因为种植黄精的高海拔要求,此地的种植环境非常适宜黄精生长。公司负责人介绍说:这几个连片山头的黄精种植面积有4000余亩,是去年的改良品种,亩均产约5000斤,按目前市场价10元每斤鲜品计算,预计每亩产值达到5万元。

像这样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印江县有3个,育苗面积500亩,在南部和北部各建成1个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示范面积1万亩,已建成的印江万亩优质黄精基地,据了解目前是全省最大的优质黄精生产基地。

在基地调查完后,我们又来到了黄精的加工工厂,并在现场学习了黄精的整体加工流程。

就这样,我一天黔线行的旅途就结束了,这次的旅程在我的人生路上印上了特殊的符号,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学校产业专家团队在扶贫前线的不容易,也深刻理解到农民生活的不易和艰难。


脚下沾满泥土 心中蓄满真情

溪山融媒中心记者

是贵州大学助力脱贫攻坚的

记录者和见证者

他们用镜头记录真实

他们用笔触书写故事

他们传递贵大好声音

讲述扶贫好故事

他们用心用情 

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精彩篇章




素材收集:龙晓雪 吴羿锦

文字:溪山融媒中心记者

制图:赵忠诚 

编辑:庞诗集

审校:韩晓梅













溪山人物

通讯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联系电话:0851-88292178

邮政编码:550025

传真:0851-8362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