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博士村长”再出发 助力余庆生态渔业发展

来源:贵大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2-11-21   浏览次数:43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贵州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近日,贵州大学“博士村长”生态渔业队来到余庆县新寨村生态环保型渔业科普示范基地,开展调研和技术推广。

余庆县新寨村生态环保型渔业科普示范基地由贵州省科协援建,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进行技术指导。2021年,贵州省科协、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大学博士村长生态渔业队、余庆县政府与新寨村相关人员一起,多次考察了该村水资源状况、地理地貌特点,并多次进行养殖场选址、养殖模式讨论后,决定在新寨水库旁的坡地上建设渔业养殖场,采用从水库引水、建设圆桶型鱼池的模式开展水产养殖。


“博士村长”生态渔业队成员现场测定进水口的水质


在调研中,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姚俊杰,“博士村长”生态渔业队队长蒙庆米、张文争等同学,详细考察了新寨村生态环保型渔业科普示范基地的建设情况,并与当地相关负责人、村民进行了沟通交流。

姚俊杰表示,“基地即将投产,我们会实时关注基地的发展情况,让‘博士村长’生态渔业队队长蒙庆米同学驻扎养殖场,为当地提供养殖技术。”

据介绍,在基地的建设过程中,贵州大学“博士村长”生态渔业队的同学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开展了示范基地的选址、养殖池及尾水处理池设计、进排水方案的制定,以及基地建设技术指导。



“我们一直想利用水资源搞养殖,但是没有技术不知道从何下手,贵州大学生态渔业队来了,我们心里就有底了。看到了这些养鱼的桶,就看到了希望。”新寨村党支部书记杜高艳说。

目前,该基地已经基本建成,已建设圆桶型鱼池12个,容积732立方米。鱼池建成投入使用后,预计每池可投鱼苗5000尾,养殖周期以一年计,每池可产鱼5000斤,每池每年可获利润3万元左右,每年可为新寨村集体增加收入10万元以上。


与当地干部群众合影


晚上回到学校后,在学习室里,蒙庆米又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基地要养殖哪几种鱼类、哪种规格,根据水体条件投鱼多少密度等,开始了养殖方案的制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们能够学有所用帮助村民,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这是值得骄傲的事情。我们争取尽快制定出详细的养殖方案,帮助当地村民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蒙庆米说。



作者:吴建萍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编辑:溪山融媒中心 李秀

一审:陈思鱼

二审:张亚军

三审:杨楠




溪山视线

通讯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联系电话:0851-88292178

邮政编码:550025

传真:0851-8362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