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贵州高校“活力团支部”、“活力社团”风采展示——贵州大学

来源:贵大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2-10-06   浏览次数:236

为深入贯彻“全团抓思想政治引领”“全团大抓基层”“全团抓学校”工作部署,落实《关于改革创新高校共青团工作 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引领实效的若干措施》,激发高校团支部活力,促进学生社团建设管理,贵州省学生联合会于2022年10月—11月持续展现高校团支部、学生社团改革建设成果和典型经验,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营造良好氛围。

优秀的团支部应该具备

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

贡献度、改革味、好作风

好的社团也应该具备

思想政治、学术科技、创新创业

文化体育、志愿公益、自律互助

等鲜明的特色和别具一格的风采

本期,请跟随我们的步伐

一同了解贵州大学

“活力团支部”和“活力社团”吧!

引领力--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研究生团支部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研究生团支部成立于2020年10月,现有共青团员38人。支部自成立以来,始终紧紧围绕在思想上引领青年的中心任务,全心全意服务青年。支部把学习、研究、宣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作为主要任务,积极开展“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主题宣讲活动,以及“弘扬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重温入团誓词”活动、深入四史学习担时代使命之五四读书会、“做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和践行者”主题团日活动,启迪青年团员在新时代中发展自我。同时,开展主题教育基本知识线上测试,通过测试夯实学习成果,力求学懂弄通,进一步增强广大团员青年的自信心、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了他们的奋斗精神和学习热情。

“组织力”--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191班团支部


劳动与社会保障191班团支部不断强化支部政治功能,严格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强化组织建设,依托阵地开展富有时代感、青年味的组织生活,积极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主题团日活动以及“黔山红迹,贵博之行”党史学习活动,并认真做好总结和宣传,通过各级媒体展示团支部风采。支部“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学习完成率超100%。团支部累计获得贵州大学优秀团组织生活评比校级一等奖5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多名成员荣获贵州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支部积极实施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参与校内外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同时,成立先锋科研队伍,发挥党员、团员带头作用,以点带面营造良好科研氛围。支部曾获“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先进班集体”“贵州大学优秀团支部”“贵州大学优秀班集体”。支部成员获得第五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优秀奖、贵州省高校团支部“微团课”竞赛一等奖。

“服务力”--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192团支部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192团支部切实加强思想引领,完善支部组织机构,巩固支部班团一体化建设,高标准、严要求执行团务工作。在过去的三年里,支部坚持以学风建设为中心,用制度创新和民主管理推进支部发展,充分发挥团支部思想教育作用,在理想信念上做好支部成员的引领工作。累计开展思想学习活动16次,主题团日活动10余次,做到“多形式、多载体、全方位”的思想政治学习。现有中共党员2人,预备党员5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认真落实学生党员带支部制度,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支部1人获省级三好学生、4人获国家励志奖学金、10余人获校级奖学金、12人获三好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达88%。

支部成员积极主动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文体活动、运动赛事、志愿服务等,并取得了优异成绩。班级累计志愿时长超过1000小时,10余名同学获“优秀志愿者”表彰。支部曾获贵州大学“优秀团支部”“优秀班集体”和“贵州大学基准方中杯校园建造节优秀组织奖”。

“贡献度”--计算机科技创新协会团支部


计算机科技创新协会团支部成立于2020年9月,致力于思想引领建设和科技创新发展,培养有理想信念、责任担当、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专业青年人才,曾获贵州大学优秀学生社团。支部每年开展“视频混剪”大赛,发掘和培养具有计算机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学生,支部成员发挥专业特长,将党史学习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制作了“百年党史云上学习”“历史场景云上演绎”“四史学习云上竞答”“红色景点云上游览”“历史沧桑云上体现”五大板块VR交互环境,进一步提升党史学习的科技感和趣味性。

支部将各类科技创新创业赛事作为学习提升的重要平台,以赛促学,不断提升同学们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支部团支书主动担任学院双创青年突击队队长,组织成员参加挑战杯、互联网+、“三创”电子商务大赛等竞赛,并在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比赛中荣获国家级银奖一项、省奖若干。

“改革味”--管理学院营销202班团支部


管理学院营销202班团支部成立于2021年9月,共有33名共青团员。团支部政治理论学习系统规范,严格落实“三会两制一课”,通过集中理论学习、主题演讲、主题征文、诗歌朗诵、户外素质拓展、唱红歌、红色故事分享会等形式,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团组织活动团员参与率高达100%,青年大学习团员学习率100%。充分调动广大团员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思想政治素养,组织生活富有时代感、青年味。支部积极鼓励同学们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及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2022年7月至8月,支部同学在贵州省内多地进行社会实践,共计志愿时长562余小时。自成立以来,获得校级优秀团组织生活评比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团支书曾获得贵州省高校团支部“微团课”竞赛三等奖、贵州大学优秀团组织生活评比“优秀解说员”荣誉称号。

“好作风”--外国语学院英语193班团支部


外国语学院英语193班团支部团结友爱,意气风发。秉持“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将提高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政治修养作为工作重点,通过组织卓有成效的团日活动增强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书写着青年时代最华丽的篇章。

即便进入大三后,在专业课程增多,学业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支部理论学习活动、专题讨论会也从未间断,认真开展“党的青年运动史”“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等理论学习和主题团日活动。现有中共党员3名,中共预备党员3名,共青团员26名。在日常学习上,支部同学课程及格率为100%,专四过级率达89%。截止目前,已有4位同学获得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同时,支部成员积极参与校、院举办的各类文体活动,且超过20人次获奖;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朋辈计划志愿服务、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家乡支教等;在“挑战杯”“互联网+”等比赛中多次获得省级、校级荣誉。

“文化体育类”--茶道社


贵州大学茶道社成立于2011年,以弘扬中华茶文化、培养茶道礼仪为宗旨,始终坚持“清、淡、静、和、怡、真”社团精神。社名“茶道”,即品赏茶的美感之道。

茶道社依托贵州丰富多彩的茶文化资源,通过多形式、多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茶文化宣传,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为贵州省茶文化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紧密围绕“贵大茶香”打造文化景观;围绕“溪山茶荟”举办主题讲座、开展茶艺技能比赛;围绕“青年茶行”融入思政教育、开展系列校园文化活动。以提升贵大品位,传承传统茶文化精粹。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

于群峰之山,更觉长风浩荡

“活力团支部”和“活力社团”

用行动证明了自己

他们将以此为豪续写自己的华章

而我们将以他们为榜样

开始自己未来的辉煌





来源:贵州团省委学生部

编辑:溪山融媒中心 陈希庆

审校: 陈思鱼


溪山视线

通讯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联系电话:0851-88292178

邮政编码:550025

传真:0851-8362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