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方中明:粮食安全研究需更多人才

来源:贵大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2-03-13   浏览次数:117

20198月,贵州大学农学院教授方中明选择从湖北来到贵州,埋头钻研米袋子。在这里,他拥有了梦寐以求的独立实验室——“植物激素与营养分子调控实验室

方中明在稻田里带领学生做实验

“贵州丰富的地方特色稻种质资源,让我找到了事业发展的支点。”贵州凉爽的夏季,让方中明总喜欢去水稻田,而且一干就是一整天。方中明说,贵州不仅拥有与自身科研方向相适应的自然气候条件,优越的人才引进政策更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今年38岁的方中明,去年已进入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第二轮答辩,是贵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山地植物资源保护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贵州省千人创新创业人才、贵州省高等学校科技拔尖人才、贵州省最美劳动者获得者。近五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基金、贵州省基金重点项目等10余项。

贵州大学农学院教授方中明

2011年,方中明从中国科学院硕博连读毕业后,先后在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长期从事水稻产量与品质协调遗传改良的分子基础研究。

来到贵州后,方中明带领团队收集和评价贵州地方特色稻种质资源70余种,已在产量性状上遗传改良贵州特色稻5种,发表高水平SCI论文8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已授权3项),获贵州省青年科技奖、贵州省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三等奖等奖项,与两家农业科技企业达成产学研合作,为守护贵州粮食安全注入科技智慧。

新国发2号文件提出,要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具有贵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这一重大政策机遇,给方中明在贵州走好自己的科研道路带来强大信心。

方中明给研究生上党课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方中明说,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人才是农业现代化的动力,“要用发展的眼光、前进的眼光,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优化调整贵州农业产业发展规划,鼓励更多科研人才‘回归’粮食安全领域研究。”

“人才强,则贵州强。”方中明希望,下一步贵州能根据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的规律,以更加积极有温度的政策招揽人才,以更加开放并包容的心态接纳人才,以更加主动且高效的作风服务人才,让人才来贵州闯出一片新天地、干出一番新事业。

今年暑假,投资千余万的贵州大学水稻产业技术研究院即将建成投用。作为平台学术带头人的方中明,还将有更为广阔的科研舞台。



来源:贵州大学学习强国

编辑:溪山融媒中心 王星

审校:陈思鱼

溪山人物

通讯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联系电话:0851-88292178

邮政编码:550025

传真:0851-83621956